首页

穿刺虐

时间:2025-05-24 11:55:30 作者:浙江慈溪:男子被卷车底 众人营救脱险 浏览量:69521

  【科教文卫】“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开封2月24日电 题:“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记者 阚力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今年寒假假期,选择留在古都开封度假的留学生刘黄河(Capriaty),一有空就会练习豫剧经典剧目《花木兰》选段。

  “我想成为一名‘中国通’。”在来中国之前,今年22岁的刘黄河看过不少中国影视剧,由此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决定赴中国留学。

  2023年9月,她从马达加斯加来到位于河南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求学,并取了中文名字刘黄河。

  一踏入古都开封,刘黄河就被厚重的中原文化所折服,特别是对豫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感兴趣。起源于河南的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被西方观众赞为“东方咏叹调”。

1月5日,河南郑州,刘黄河(左二)在“ 豫剧人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上演出。苏恒 摄

  “豫剧太有挑战性了。”入学三月后的2023年12月,她又拜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为师,成为李树建门下的第九名“洋弟子”。今年1月,她还与师父李树建赴上海同台演绎了豫剧经典剧目《大登殿》。

  为学好豫剧,刘黄河相当努力。初学时,刘黄河先从理解河南方言和剧目背景开始,有了一定基础后,她便开始练习发音和唱腔。

  刘黄河最喜欢唱《花木兰》,“我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女将军,我也想像花木兰一样优秀,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我给你们唱一段吧。”说着,她站起身摆好姿势、手势,唱了起来。但见她眼如铜铃、腰杆笔直,表情随唱腔不断变换,有板有眼,气势丝毫不输豫剧专业演员。她告诉记者,虽然学习豫剧仅仅3个月,会唱得剧目也不太多,但会一直努力学下去,“我会争取更多的登台表演机会,让更多留学生知道豫剧、喜欢豫剧”。

2月5日,河南开封,刘黄河向记者展示豫剧表演。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豫剧、书法等课堂,让更多留学生有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也让刘黄河颇受裨益。

  除了学习豫剧,书法课也是刘黄河的必修课。研墨、着笔、临帖……在书法老师指导下,刘黄河现场挥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向记者展示。在她宿舍的书桌前,贴满了中英文对照的词汇便签,“毛笔字我还写得不太好,硬笔字还凑合吧”。

  为了早点成为“中国通”,刘黄河还会买一些常见的肉和蔬菜,尝试做一些接近中国口味的饭菜。她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会炒菜、炒米饭,也会做汤面,“我和妹妹住在同一间宿舍,都是我给她做饭吃”。

  “俺爱中国,河南真‘中’!”采访接近尾声时,刘黄河说出了一句拗口的河南方言,“我不仅要把中文学好,还想学会河南话,唱好豫剧,唱给家乡的人听”。(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地赴港“个人游”城市扩容 议员称将巩固主要客源市场

答案还写在了2005年4月19日颁布的《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试行)》上。这份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正式出台的规范性村级组织工作条例。

和音:共逐现代化之梦 共筑命运共同体

商店的各个货架摆得满满当当,服装、包包、鞋袜、摆件、书籍、化妆品等物品种类丰富:5元一双为孤独症儿童打破偏见的“穿错袜”、20元一件由孤独症儿童手绘的鼠标垫、3元到29元不等的各类中外文书籍……

公安部聘任60名全国看守所律师特约监督员

包括王硇村在内,沙河市38个中国传统村落集中分布于太行山东麓,沿柴关川、渡口川、孔庄川3条河谷溪流延伸,形成三片传统村落集聚区。对于身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的沙河市而言,一盘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大棋正徐徐落子。

2024中国·海南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在雅加达举行

被杭州人亲切地称呼为“小叶子”的叶诗文,她是中国泳坛首个“金满贯”、世界泳坛最年轻的大满贯运动员,她也曾在低谷中痛苦徘徊,两次退役两次复出。在家乡漫天的加油鼓励声中,叶诗文在杭州亚运会上获得一金一银,“王者归来”。

新疆巴楚县:26.5万亩冬小麦返青 灌溉施肥正当时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邵宏介绍,为突出“订单化”落地,博览会上将集中签订一批交通产业项目和“两新”订单,围绕低空经济、航运服务、绿色装备、基础设施数字化等重点领域举办6场供需对接会,并开展浙江省交通科技成果推介会等5场特色活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